首页

踩踏奴隶

时间:2025-05-28 08:19:58 作者: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举办中小学数学节 浏览量:84392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5月27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为深化馆校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探索馆区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馆区协同 科创未来”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主题活动暨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5月26日在中国科技馆举办。

  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委正式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双方本次围绕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开展合作,旨在构建“馆—区—校”三方协同模式,促进馆校合作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学教育实验区样板间的全新探索。

签署共建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合作框架。中国科技馆 供图

  根据最新签署的合作框架,未来两年,双方将重点围绕“教育资源共建、师资队伍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和合作机制创新”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跨学科馆校实践课程群,搭建数字资源平台,打造高水平科学教育师资团队,探索创新科学教育机制与模式,打造中小学区域科学教育中心。

  在随后的聘任仪式上,东城区教委、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聘请中国科技馆正高级工程师和科技教师,分别担任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导专家和科技辅导员,为区域科学教育师资队伍注入新活力。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此次主题活动以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为契机,一大亮点在于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以科技馆展区为教学场景,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展示涵盖数学、物理、通用技术等学科的8节特色展厅沉浸式科学实践课程。

  其中,《司南启智,北斗领航》将科技馆丰富的展陈资源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结合导航技术自古至今的发展,启发学生认识智能信息系统,展现校外科学教育的独特魅力。

  《魔法师的彩虹花园——色彩的秘密》突破单一学科框架,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多领域知识,践行“学科无界”的教学理念,通过趣味实验解析色彩背后的科学原理,让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感受科学的多元性与关联性。

  活动中所有实践课,均由学校教师、科技馆科技辅导员联合教研开发和实施,教育专家、教研员、科学家共同指导,是区域科学教育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多主体协同、多场域实践的生动写照。

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东城场)活动现场。中国科技馆 供图

  中国科技馆介绍,自2009年新馆开放以来,该馆高度关注发挥科普资源优势赋能中小学科学教育,逐步构建“馆、校、师、生、课”五位一体的馆校合作科学教育模式。

  近年来,中国科技馆积极联合教育主管部门、科技馆体系、中小学校等开展协同育人工作创新和模式探索,实施科技馆体系协同开展区域性科学教育中心建设、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切实发挥科普阵地和校外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重要作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从警25年“110”从未下线 老民警“急人所急”守护平安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一方面清除网络“杂草”,在违法违规上做“减法”,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针对饭圈乱象、网络暴力、“自媒体”乱象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同时也画大同心圆,评选“中国好网民”、“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展播,举办“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让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

吉林省出台慈善领域省级地方性法规

乞巧起源于先民的星辰崇拜,是流传于陇南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西和乞巧从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已历经2000多年。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2006年10月,西和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全线23座隧道全部贯通

易居研究院统计全国20个重点城市首套房贷最低利率发现,目前房贷利率形成梯队,第一梯队仍是北京(3.95%),其次是广州、上海、深圳(3.85%),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宁波、青岛、苏州、西安、长沙处于第三梯队(3.75%),最低郑州已降至(3.45%)。

男子被巨大神经纤维瘤压弯腰 切除后重达13斤

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介绍,该市将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实施利企、惠企市场环境建设工程,推进“证照一码通”试点,力争全年新增民营企业8.5万户,完善惠企政策库,力争40%以上的惠企政策事项纳入“免申即享”的范围。

李强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

叶澄衷少时家贫,不得不辍学前往上海当学徒,又驾舢板谋生于黄浦江上,他以诚信起家、艰辛创业,成为宁波商帮早期发迹上海的实业巨子。母亲教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成为他一生恪守的信条。其晚年念及幼时失学之苦,在上海捐地出银创办澄衷蒙学堂,该学堂编印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自1901年初版后广为流布,胡适、茅盾、梁漱溟、丰子恺、竺可桢等人都以此书发蒙,他还在家乡镇海捐资兴办了叶氏中兴学堂,宁波商帮中的代表人物包玉刚、邵逸夫等都曾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